聽新聞
0:00 0:00

賴清德拋「和平四大支柱」 外交人士:有維護國安規劃不把和平當口號

記者高逸帆/台北報導

外交人士說,賴清德「和平四大支柱」並非只是口號(圖/民進黨提供)

▲外交人士說,賴清德「和平四大支柱」並非只是口號(圖/民進黨提供)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投書《華爾街日報》,並拋出「和平四大支柱」。對此,外交人士今(5)日分析,賴清德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規劃,且不是把和平當作口號,其在總統府的歷練,也奠定未來國安、外交、經濟發展方向,當選後將持續與世界接軌,把台灣納入世界民主陣線。

賴清德以「我保衛台海和平的計畫」為題,敘述未來當選總統將全力強化國防嚇阻力、提升經濟安全、展開民主夥伴合作,並維護兩岸現狀,透過上述「四個支柱」帶來台海的永續和平與國家的繁榮。

對於賴清德投書的意義,外交人士分析,台灣總統大選受到國際關注,且在G7峰會,國際普遍認知台海必須維持穩定現狀,同時反對單邊主義行徑。因此,該篇投書就是展現出台灣呼應國際期待。

該人士提及,國際上當前的主流是「去風險」,不過在野黨的總統參選人卻提出「重啟服貿」,或是必須接受中國政治前提的「九二共識」,都引起台灣人的疑慮,且提高台海不確定風險。相較之下,執政黨的賴清德提出「四個支柱」確保現狀,則如同是台灣對國際社會期待的「再保證」。

外交人士表示,該投書也展現台灣與國際對話、合作的能力與決心。他說,台灣在過去8年從一中市場的依賴者,轉型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因此要成為台灣總統的條件就是要能與國際合作、對話,並同時讓台灣站穩世界不可或缺的角色。

該人士說,賴清德提出「四大支柱」,並堅定與國際合作,是唯一做足準備的參選人;三個人之間,只有賴清德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規劃,且不是把和平當作口號。他說,賴在總統府歷練的四年,與總統蔡英文的共同努力,奠定未來國安、外交、經濟發展方向,且也會在當選後與世界接軌,把台灣納入世界民主陣線。

外交人士表示,《華爾街日報》是美國發行量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川普,以及日本首相、印度總理等都曾投稿。因此,賴清德投書能夠獲得刊登,就代表國際對其重視,也認為其訊息值得參考。

加入 @setn 好友 #2024總統大選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