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喘、水腫、疲倦無力 醫示警:心臟衰竭的多重表現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一位42歲男性,最近工作發現越來越喘,越來越疲累,至成大斗六分院門診求診,肺部聽診顯示下肺部輕微濕囉音,並無心雜音,雙下呈現1+水腫,胸部X光片顯示心臟肥大以及輕微肺水腫。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功能不佳,左心室射出率只有27%。經門診追蹤藥物治療,病患症狀進步許多,工作搬重物不再因喘而需要終止,目前左心室射出率進步至42%。

許毓軨醫師表示,若日常生活活動因喘受限、夜咳甚至因為喘而無法入睡、肢體水腫、倦怠等表現,必須注意是否為心臟衰竭之表現,盡快就醫找到正確病因並加以治療。(圖/翻攝自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許毓軨醫師表示,若日常生活活動因喘受限、夜咳甚至因為喘而無法入睡、肢體水腫、倦怠等表現,必須注意是否為心臟衰竭之表現,盡快就醫找到正確病因並加以治療。(圖/翻攝自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另一位40歲男性,全身水腫多日,經急診住院治療。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射出率只有15%。因循環不佳置入主動脈氣球幫浦,入住加護病房治療。治療之後穩定出院,目門診持續追蹤治療。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心臟內科許毓軨醫師指出,左心室射出率是一種量測心臟功能的方式,可代表心臟搏動所能打出血液的比例。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結構或功能上的異常,導致心臟無法提供足夠的心輸出量,導致器官得不到血液、水分鬱積,進而導致臨床上病人會有活動喘、肢體水腫、疲倦無力等表現。常見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為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瓣膜疾病等。

急性期透過利尿劑緩解症狀,循環不佳的病人需要透過強心劑或者主動脈氣球置入(如上述個案),甚至葉克膜置放來維持循環。後續需找出及治療病因,加上心臟衰竭藥物使用,心臟功能有機會能進步。

許毓軨醫師表示,上述兩位病患一開始的表現並不相同,最終診斷都為心臟衰竭。若日常生活活動因喘受限、夜咳甚至因為喘而無法入睡、肢體水腫、倦怠等表現,必須注意是否為心臟衰竭之表現,盡快就醫找到正確病因並加以治療。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行政、立法聯手備戰!卓榮泰今起分4梯次宴請綠黨團三長、綠委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基隆潮境公園路口山崩 疑多車受困!傷亡不明待查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