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視力差、耳鳴忍13年 竟是腦子「漏水」險中風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耳鳴竟是腦血管異常,延誤治療恐中風!現年24歲的詹先生,10歲起就有耳鳴困擾,還同時出現右眼不適、頭痛等問題,前一年症狀加劇,讓他終於受不了,就醫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診為「動靜脈瘻管」,即腦部血管有損傷,術後至今恢復良好,狀況都改善了。

▲24歲的詹先生長期耳鳴、右眼不適,忍了13年後終於受不了,到院檢查竟是「動靜脈瘻管」所致。(圖/記者楊晴雯攝)

「以前耳鳴是跳動式的,頻率就跟心跳一樣快,最困擾的是睡不好,長期都失眠。」詹先生表示,自己是忍耐力很強的人,其實10歲起右眼開始凸出先至眼科檢查,也出現耳鳴,但查不出原因,忍了13年後,等到症狀變得嚴重,一直拖到去年才到院檢查,經磁振造影(MRI)檢查結果為「腦血管內有異常」,無法治療而轉至台北榮總,3月經血管攝影檢查確診為「動靜脈瘻管」。

替該患者診治的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治醫師林重榮說,腦部瘻管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形成原因目前並不清楚,比較相關的因素可能是與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有關,像是紅斑性狼瘡等,或是跟外傷,如車禍等,發生機會比較高。

什麼是「動靜脈瘻管」疾病?正常的腦循環是由動脈到微血管,再由微血管供應腦細胞養分,然後血液再回流到腦靜脈,最後到心臟再次循環;林重榮說,腦部瘻管是指腦部動脈跟靜脈中間,血管壁都有破皮、損傷造成有「漏水」問題,人體本身的保護機制無法修理好,「水」越漏越嚴重,就形成瘻管。

久而久之,瘻管把正常應該灌到腦細胞的血液偷走了,長時間「漏水」,導致正常腦細胞無法得到血液,產生循環障礙,神經會失調,眼、耳無法正常運作,耳邊會聽見「咻!咻!咻!」和心跳一樣快的跳動式雜音,視力變差,當血液循環不夠,肌肉會沒有力量,眼皮就掉下來,嚴重者會引發腦溢血。

▲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治醫師林重榮說明腦部瘻管好發的位置。(圖/記者楊晴雯攝)

常規電腦斷層、磁振造影、血管攝影或許可以偵測到病兆,但是未必能針對其嚴重度及腦出血的機率做正確的評估。林重榮說,傳統的治療方式是以栓塞術針對動脈灌到靜脈的缺口進行填充,但並不會使用定量血管攝影技術,純粹靠醫師的經驗去做型態上可能性的完全修補,但是血流千變萬化,瞬間的血液流量停止可能會造成腦細胞適應不良而在術中或是術後出血。

為了精確掌握腦部血流情形,林重榮指出,該院藉由定量「血管攝影」準確估算腦血流淤積的程度,讓醫師能夠很有信心的去修補缺口,和疏通下面的血流量等方法來調整腦血流,治療瘻管又不會產生併發症。

「腦部瘻管」出現的症狀和青光眼、中耳發炎相似,因此容易被忽略,林重榮再次強調,如果出現單側耳鳴,且是跳動式的雜音,同時有單側眼睛紅腫、不能對焦、眼皮不自主地下垂等,確診為該疾病的機率占七成,且女性罹病率高於男性,約1.2:1,建議若有上述症狀者,應盡速前往神經科做進一步檢查,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林重榮表示,微創導管和定量血管攝影技術皆有健保給付,可先準確預測腦部瘻管嚴重度,再以栓塞術和支架置放術治療,安全又有效,達到精準醫學的目的。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