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生少、不生敲警鐘 教育工作者嘆台灣噩夢

記者葉立斌/專題報導

少子化一詞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們的噩夢。高鳳、永達技術學院接連退場,敲響第一發警鐘。不過,有時「危機就是轉機」,像是興國管理學院獲得中國信託捐資並重組,現為中信金控管理學院,只開三個科系並試行媒介就業、拚出新的道路。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圖/翻攝官網)

至於其他學校,恐怕沒這麼走運。在今(2017)年中,花蓮私立台灣觀光學院傳出今年度的新生「被轉學」,因日、夜間部僅招到156名新生,董事會決定僅保留廚藝系,其他系學生僅有轉入廚藝系以及轉至其他學校兩個選項。開學第一天就被要求轉學的荒謬狀況在這裡上演,當時有學生嘆息「讀書像賭博」。

將年齡往下拉一點,106年全台高一新生人數為25.1萬人,到114學年度將減為18.1萬人。目前有4分之3的學校,全校學生人數不到2千人。

1980年代開始,出生人口數就從40餘萬一路下降,每年大約以1~2萬人的幅度跌落;近10年來的少子情勢更明確,2009年出生數僅剩19萬1310人。2010年適逢虎年,受民間習俗影響,全年出生數為16萬6886人,創歷史新低,勢必衝擊多年後的學前、國中小、高等教育。

若從2017年的指定科目考試考生人數來看,考生人數創下新低(4萬7334人),以及統測報名人數也創新低來看,少子化將會對高中職造成影響。

雖然,這波還沒影響到高中端,但正如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言,公立學校衝擊理當最小,最大的是私立學校,且是「非升學名校」極可能成為先退場的學校,因為私校財源極大部分來自學生學費,不像公立學校有政府當靠山。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明表示,高鳳永達的退場確實是因學生數太少所致。因私立學校收入來源有八成都是仰賴學生的學費,而收入短少造成的,當然是沒有足夠經費更新教具,導致教師低薪、教學品質下降。

▲高鳳技術學院 教師與高教工會到教育部爭取應有權益。(圖/葉立斌攝)

▲少子化已在大學方發威,有多所學校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退場的學校。(圖/李鴻典攝)

學校收了怎麼辦?

有教育工作者直言,少子化一旦影響高中,先退場的一定是「所謂的」後段私立學校。私立學校學費高,即使當年的學生人數足夠,也極可能因普遍性的家庭貧窮,使得學生無法就學,只能直接就業。

北市教育局中教科長陳素惠回憶,在她到教育局服務至今,只有兩所私立職校解散,且不是因為少子化、生源不足等問題。同時如有學校打算解散,需依照私立學校法第74條,選擇轉型或退場。「轉型只能改成辦理文化或社福機構」。

▲高中生人數也不斷下探。圖為準備學測的學生(圖/葉立斌攝)

托兒經費高昂問題有解?

在孩子學齡前相當重要的幼兒園,以及協助家長照顧孩子的托兒所,都是一筆開銷。現在多數人抱怨公立托兒所難抽,使得他們只能咬緊牙關,選擇學費稍微高些的私立幼兒園。

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科科長吳文誌說明這狀況的起因。過去公立幼兒園實際上是不受青睞的,因為有些家長認為公幼公托「品質不好,只有最基本的托育服務」,不如花多點錢送去私立幼兒園;當時公幼多是家庭經濟中下的孩子就讀。不過近年經濟成長不佳,多數家長反倒想讀公立幼兒園,但公幼近幾年並未大量增設,一樣的名額卻有較多的新生兒,就造成這樣的結果。舉例:以學齡前兒童約有12萬人來說,一個年齡區間有3萬人,但公幼的名額大約2萬名,接下來就不用說了。

現在教育部針對5歲以前的幼童推出免學費措施,看來是暫時解決現狀。吳文誌表示,北市的新生兒出生率下降,為此,台北市持續推出福利政策,務求讓青年「願生敢養」。雖公托還沒有大幅增班的計畫,目前市府規畫0到2歲的托育專班,且計畫發給育兒津貼。

▲私立幼兒園。(圖/李鴻典攝)

教育是百年大計,少子化造成危機,雖有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這或許是「轉機」:孩子們能夠分配到較多的教育資源,未來走向小班化、精緻化以及適性揚才…然而,多數教育工作者仍認為這將是台灣噩夢、「連下一代都沒有了,遑論教養、發展國力」。

另一方面,不少家長直言,孩子的教育成本向來是沉重負擔。即使不花錢送孩子學鋼琴、小提琴、速讀或各項才藝,上高中職甚或大學本就昂貴,不然「學貸族」是怎麼來的?如能妥善利用相關福利與補助,並且「教育公共化」理想能夠被落實,那麼對於青年「敢生敢養」也將有部分協助。

★★★少子化專題》http://act.setn.com/childrenless/

加入 @setn 好友 #台灣少子化

【#直播中LIVE】37死囚拚生路 死刑存廢憲法法庭今言詞辯論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