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諸葛亮這輩子最不該殺的3員大將 若留1人蜀漢便可能一統天下

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諸葛亮用兵如神,處事果決,3名蜀漢大將因他而死。(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諸葛亮用兵如神,處事果決,3名蜀漢大將因他而死。(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諸葛亮料事如神流芳百世,若無諸葛亮,賣草鞋的劉備即使有關羽、張飛幫他打天下,也未必能穩坐蜀漢,只可惜諸葛亮在世時想盡辦法想要一統天下,最終仍以失敗結尾。許多人認為若不是諸葛亮執意斬殺3名蜀漢大將,後期蜀漢未必會到山窮水盡無將可用的地步。那麼這3位將領究竟是誰呢?

一、馬謖

馬謖初次帶兵戰敗遭砍,行刑前大喊:「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圖/翻攝百度影視)

▲馬謖初次帶兵戰敗遭砍,行刑前大喊:「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圖/翻攝百度影視)

提起諸葛亮斬殺的將領,大家第一個自然想到「揮淚斬馬謖」的故事。馬謖跟隨哥哥馬良歸附蜀漢後,深受諸葛亮的賞識。諸葛亮覺得馬謖聰慧機敏,又頗通兵法,平時常去找他交談切磋,對馬謖寄予厚望。

南蠻首領孟獲發動叛變。(圖/翻攝百度影視)

▲南蠻首領孟獲發動叛變。(圖/翻攝百度影視)

在諸葛亮北伐之前,蜀漢南邊的孟獲造反了,攘外必先安內,若是強行攻打,即使將其擊潰,對方也可能再次發動叛亂,如何讓孟獲心服口服地歸順,讓諸葛亮相當頭疼,這時候馬謖站出來為諸葛亮分憂,他說:「對付孟獲這樣的人,一定要攻其心房。」在馬謖的建議下,諸葛亮派人擒了孟獲7次,又7次放虎歸山,讓孟獲由衷敬佩,帶領南滿人徹底歸降。

諸葛亮七擒七縱叛將孟獲,讓他心甘情願臣服。(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七擒七縱叛將孟獲,讓他心甘情願臣服。(圖/翻攝百度影視)

後來諸葛亮下定決心北伐,開局形勢一片大好,蜀軍長驅直入攻入了隴西。但魏國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派出大將張郃領兵前往街亭。街亭是重要的要塞,若想乘勝追擊,無論如何這裡都是不能丟,當時軍中能用的將領還有魏延,可是諸葛亮與魏延向來有齟齬,於是諸葛亮便派馬謖領兵駐守街亭。

街亭失守,蜀軍傷亡慘重,馬謖被處死。(圖/翻攝百度影視)

▲街亭失守,蜀軍傷亡慘重,馬謖被處死。(圖/翻攝百度影視)

在此之前,馬謖一直都是謀士,並沒有帶兵上過戰場,眼看諸葛亮如此器重自己,馬謖當著全軍立下軍令狀,「若是不能守住街亭,您就按軍法斬了我。」但他畢竟太年輕自負,沒有前線作戰經驗的他,帶兵駐紮山上被張郃識破,被斷糧草補給包圍。

馬謖大敗丟了街亭,蜀軍傷亡也十分慘重,儘管不少人為馬謖求情,但諸葛亮還是下令斬殺了馬謖,行刑前馬謖大喊:「罪有應得,死而無怨!」諸葛亮在營中聽到後,痛苦不已悔不當初,但軍令如山,不殺馬謖不足以正三軍,諸葛亮自己也以失察的罪名請罪。

二、劉封

劉封是劉備的長子,因為關羽反對劉備立他為太子,懷恨在心。(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劉封是劉備的長子,因為關羽反對劉備立他為太子,懷恨在心。(影視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除了馬謖之外,還有一位與劉備沾親帶故的將領,也被諸葛亮賜死,此人便是劉備的養子劉封。劉備23歲就起兵打仗,連年在外征戰,40好幾了還沒有兒子,於是便收了一個養子好繼承衣缽。劉封可不是路邊隨便抱來的孤兒,他出自荊州諸侯世家,與東漢皇室有血緣關係,而且頗有才華,又生得孔武有力,讓劉備非常開心得到一個好兒子。

劉封年紀輕輕就跟在劉備身邊,和諸葛亮、關羽打了不少仗,驍勇善戰的他在戰場上勢如破竹,令人膽寒,連曹操都迫於劉封的攻勢主動撤退,但這樣的猛將卻犯了個大錯,當時關羽因為低估了呂蒙,丟掉荊州敗走麥城,手下只有幾百人的關羽想要守住沒有糧草的麥城,自然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向駐守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援。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遲遲等不到援軍。(圖/翻攝百度影視)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遲遲等不到援軍。(圖/翻攝百度影視)

劉封因為之前關羽反對劉備立他為太子,耿耿於懷沒有立即出兵救關羽,孟達也覺得上庸局勢剛穩住不能貿然出兵。二人不增援最終導致了關羽慘死,首級還被東吳割下獻給曹操,結拜兄弟以這樣的方式離去,讓劉備震怒不已。

孟達本來就跟劉封不合,覺得自己不受劉備信任,現在又要背鍋讓他十分恐懼,直接叛逃去了曹魏陣營,與徐晃等猛將帶兵攻打上庸,還寫信給劉封勸降,「自從阿斗出生後,你跟劉備的關係就跟路人沒什麼兩樣了,你現在的處境很危險,如果兵敗回去一定會被究責,很可能會送命。投降到曹魏吧!保證給你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劉封看了勸降信後,氣得將它撕碎完全不理會,準備出城迎戰的時候部下竟然叛變,劉封就在裡應外合夾擊下,倉皇逃回成都,劉備一開始念及舊情沒有依軍法處理,最後還是諸葛亮勸誡劉備,「畢竟不是親生的,若是今日不除,日後難免會再生禍端。」

劉封間接害死關羽,原本劉備念及父子之情,被諸葛亮勸誡後才下令斬殺。(圖/翻攝百度影視)

▲劉封間接害死關羽,原本劉備念及父子之情,被諸葛亮勸誡後才下令斬殺。(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還提醒劉備,「現如今您膝下可不是沒有兒子,若是繼續放任劉封掌權,那麼將來劉封的存在,必然會威脅到自己親兒子劉禪的地位。」劉備想起自己的結拜兄弟因為劉封的過錯殞命,痛定思痛狠下了心,下令斬殺劉封,蜀漢也因此失去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

三、魏延

魏延是蜀漢中期猛將,深受劉備信任。(圖/翻攝百度影視)

▲魏延是蜀漢中期猛將,深受劉備信任。(圖/翻攝百度影視)

馬謖和劉封都是諸葛亮在世時,直接或間接由他斬殺的,但第三位大將卻是諸葛亮去世後,因他臨終布局所殞命,他便是深受劉備信任,卻又常與諸葛亮意見不合的蜀漢猛將魏延。

雖然魏延多次易主,但自從跟隨了劉備之後,心裡便只有蜀漢,一直為蜀漢盡心盡力,雖然魏延是不可多得的將領,但作戰方式卻與諸葛亮常有出入,他向諸葛亮要五千精兵,保證能夠拿下子午谷,但冒進突襲不是諸葛亮的風格遭拒絕。在魏延看來諸葛亮不僅膽小還不信任他。

除此之外,魏延與楊儀也水火不相容,兩人經常爭吵,需要諸葛亮出面調停。諸葛亮第5次北伐失敗後,重病臥床自知時日無多,除了給劉禪留下了《出師表》之外,還找楊儀等人商量他去世之後蜀軍的部署。

諸葛亮死後,魏延不滿軍權交給楊儀發動叛變被殺。(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死後,魏延不滿軍權交給楊儀發動叛變被殺。(圖/翻攝百度影視)

諸葛亮擔心魏延在軍中的權勢過大,可能會違抗軍令,事實也確實如此,諸葛亮離世前給定的戰略是撤退,但魏延還想要繼續向北進攻,於是乎便順勢算計了魏延,跟他說此事還要回去跟眾將領商議,實際上卻是把魏延單獨留了下來。後知後覺的魏延大怒,帶兵回到漢中與楊儀爆發激烈衝突,互相指責對方是亂臣賊子。

當魏延得知諸葛亮死後兵權交到楊儀手上,更是感到不服氣,直接帶兵與楊儀對抗,最終兵敗被楊儀派人追殺,甚至因謀反重罪被誅三族。蜀漢失去了這3名將領後,作戰能力一落千丈,別說重新北伐,就連守住江山都變得十分困難,最終也因諸葛亮的冷血,蜀漢無大將可用,被曹魏給滅了。

劉禪因魏延帶兵謀反誅其三族。(圖/翻攝百度影視)

▲ 劉禪因魏延帶兵謀反誅其三族。(圖/翻攝百度影視)

加入 @setn 好友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大數據推薦
【即時翻譯字幕 #直播中LIVE】「半導體女王」蘇姿丰打頭陣 COMPUTEX開幕主題演講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